本科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本科生风采 > 正文

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王志英

发布时间:2019-03-18阅读数:

基本情况:王志英,女,中共党员,就读于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503143班,先后担任中北大学校团委学生助理、学院党务助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纪律委员、学院团委记者副站长、15030143班团支书等职务。

个人事迹:

初见中北  向阳而生

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次由导员带着逛校园时,看到中央大道宣传栏的一张张海报,导员解释说“这些都是中北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他们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章等各项荣誉,这些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当时我暗下决心,我也要为自己争取一次,变成像这些学长学姐一样优秀的人,在中北大学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绝不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太平淡。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进入大学以来,我一直秉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我知道只有自己变得优秀,才会感染到身边人,才能对得起自己之前二十年的付出。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需要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不知不觉,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悄然落下帷幕,经过三年的磨练,我已从当年的懵懂青涩变得成熟自信,三年的坚持,让我练就了一颗百折不挠的心,三年的经历,让我学会如何沉着应对来自生活上的压力

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听过的一句玩笑话——“中北大学,你读好了,就是‘北大’,读不好,就是‘中学’”。虽然是玩笑话,但话糙理不糙,你平日里的行为举止一切表现都决定了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不断的反思进取中,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亦或科研方面,我逐渐成为眼里想要的那个样子,明媚而优雅。

牢记使命  不断进步

大一时组织过一次专业素养班会,邀请到了我院教学院长李迎春老师,班会上李院长讲了很多,印象很深的是,老师说道,“我们专业是做金属材料成型的,但是眼看我国现阶段,科技虽然很发达,但是仍然没有能力制造出航母甲板所用的钢材,这样的重任必然就交在你们当代大学生身上了……”。李院长的话让我感触很深:只有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才能有希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我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希望能充分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从来不敢懈怠。虽然从什么都不懂到用自己的知识能帮国家解决难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汲取知识,不断完善才有可能实现。我始终坚信自己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不断的努力中,我成绩优秀,排名专业第一,先后获得了国奖奖学金、综合素质一等、二等奖学金,“雷恪生”社会捐资奖学金;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我也被党组织接纳,现已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自强不息  成就自我

高中时就已经听过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只是当时青春太懵懂,对这几个字的理解不是那么通彻。如今的我依旧记得自己在刚来学校的那个下午,路上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穿着黄蓝马褂,擦着灯柱,挥着扫把,经过了解,知道了这是学校的贫困生在勤工俭学。对于来自农村的我,被这样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他们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劳动来减轻家庭的负担,当时我暗自立下决心,要自己赚大学生活费。

2016年3月开始,我第一次参与勤工助学岗位,至今,我已经有24个月的上岗经历,22次校园卫生队,2次教学楼服务队,其中,在校园卫生队担任过13次组长。在校园卫生队那无间断的一年多的上岗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北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从夏日的炎炎烈日到冬季的寒风大雪,从秋季的树枯叶落到春天的枝桠嫩绿,从东区,到西区,再到新南,新东区,新中,新北区,我几乎把四季的中北转了个遍,这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校园,热爱这个岗位。

对于勤工助学,我更多地是一份热情,我喜欢听扫帚拂过路面的沙沙声,我喜欢早晨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就呼吸到外面清新的空气,我更喜欢看到一条大马路被自己清扫的干干净净的结果。在我眼里,那舞动着的早已不是扫帚的一截截根枝,更像是一个演奏家细腻的双手,在路面这个大钢琴上奏出自己的美妙音符。

心理学家说“21天会让人养成一个习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已经把这份工作深深地烙在了心底,满怀的是对它的热爱和感激,是这个岗位,这份工作,让我懂得了责任,让我明白了劳动所带来的欢愉感是其他东西所取代不了的。

再简单的工作,用心对待了就会留给你很深的印记。上岗的这些个月里,一起相守清晨朝阳的人月月一新,但是闭上眼睛回想每个月上岗的情景,感觉,每个人都像一朵花儿,美丽娇艳地盛开着。

最好的辛苦是别人承认你的付出,在勤工助学将近两年的时光里,我获得了教学楼服务队优秀个人,勤工助学月度人物——梅月之星,担任我院励志讲坛主讲人等,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弟学妹们听,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热心科研  开拓进取

大一大二在学长学姐的耳濡目染下对本专业的情况了解了不少,我们专业真正搞焊接的老师只有三个,所以老师们都希望我们能有出息以后回学校“振兴”焊接课题组。

大三刚开学,我向老师表达了想参与科研的想法,老师很开心地答应了。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参与“Ti/Al异种金属的熔钎焊连接研究”课题,每天一下课就泡在实验室,周末拖着老师教我实验操作过程,不断地自学专业知识:金属焊接性及金相分析技巧,在图书馆借过十多本所做实验的相关书籍,阅读过不下八十篇国内外相关论文;日复一日的磨金相、抛光、腐蚀、光镜观察,记录结果,再抽时间跟老师去市里的研究机构进行EDS扫描及XRD检测等实验;寒假留校期间每天都在办公室盯着电脑分析数据,整理文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撰写的论文《Ti/Al异种轻金属熔钎焊研究进展》于2018年6月已被《热加工工艺》杂志社录用,第二篇论文已外投,目前处于审核阶段。

除此之外,我参与的项目“新型陶瓷材料TiBCN粉末创业技术书”在2018年创青春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银奖。在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参与课题“基于stm32的四旋翼保护系统”获得校级A类立项,课题“铜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高熵合金涂层工艺研究”通过院级立项,均处于在研阶段。2018年5月在我校“刘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学术竞赛中,我所负责的项目获得金奖,参与项目获得一等奖、银奖各一项。

在不断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术的美妙之处,在外人看来很无聊的工作,却让我能沉淀下来,冷静地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和分析,每一幅金相图都那么的美丽,每次分析的步骤都那么严格,每个小小的进步都让人惊喜。

致知于行  实践得知

入学来,我始终践行着学校“致知于行”的校训,积极参与各项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2017年1-3月,我与学校几位同学组成“中北大学‘扶贫攻坚,服务永驻’”实践队,参与团中央举办的“2017年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保险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横岭村进行实践调研,通过与村民谈话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横岭村地广人稀,十分贫穷,村民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留在村里的都是孤寡老人,当时那一幕幕给我很多感触。结束后我们整理了调研报告,并被各大官方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社会影响,我们的调研结果代表中北大学获得全国铜奖。在我看来“扶贫攻坚”不应只是简简单单的口号,到实地去了解真实情况后会给人带来一种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引人深思。我们能帮他们的,只有思想上的转变,而观念的转变只有知识才能做到。这次调研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无形但深刻。

我还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2017/2018学年寒假,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到山西省洪洞县靳堡村进行宣讲,和留守儿童家年迈的奶奶聊学习的重要性,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励志成才等。

流年笑掷 未来可期

我始终觉得,不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应该抛却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应该要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今,大学生活已经渐渐步入尾声。回首过去三年的生活,有太多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同学、朋友,有太多学校提供给我的平台与机会,有太多感谢想说,也有太多爱想回报。初见中北,榜样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再见中北,梦想是支撑我远航的帆船。眼前、或远方,皆是我向阳而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