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网站栏目 > 教学科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北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5-28阅读数:

关于举办中北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04-02 15:30       发布者:董兵      


中心7号.jpg

关于举办中北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教培函〔201419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和展示教学风采的平台,学校将于20144月至9月举办首届中北大学“微课”教学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教师均可参赛。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录屏、录像和视频短片等。参赛教师应根据自身开设的课程,确定参赛教学知识点,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参赛作品应包含“微课”教学视频(视频最长不得超过20分钟)并配套单独文件夹提供教学设计文本、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

1. 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格式限定为MP4

2.演示文稿要求

演示文稿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也要单独按文件夹形式提交。

3.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2位代码)、专业(4位代码)、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三、名额分配

各学院应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各学院的参赛人数至少为本单位教师人数的10%,其他部门教师可自由报名。

四、比赛程序

1.选手报名。学院积极动员、督促教师尽快学习掌握“微课”制作技术,尽早确定参赛选手并组织制作参赛作品,将参赛教师名单统一报至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主楼705);其他单位的参赛教师自行报名。

2.作品提交和展示。学校制作微课竞赛网站对参赛教师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作品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3.学校评比。学校按照课程性质进行分组评比。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五、奖项设置

按照参赛作品总数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设组织奖。对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统一安排进行微课视频拍摄和编辑,并推荐参加山西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微课”复赛。同时协助教师开展专业课程的微课建设。

六、时间安排

418前,学院确定参赛选手,报送参赛教师名单(附件2)。

4月下旬至530日,参赛教师提交作品。

6月至9月初,作品展示、网络评比阶段。

9月中旬,分组评比,确定获奖作品。

七、其他事宜

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者须同意作品对外免费开放。

参赛教师可登录“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课网”等网站,观摩学习“微课”制作的技术和技巧。

地址:主楼705室 联系人:董兵 电话:3923818,邮箱:dongb@nuc.edu.cn

 

附件1

微课教学比赛评分标准

作品规范10

一、材料完整(5分)
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辅助扩展资料以单个文件夹形式上传提供。

二、技术规范(5分)
1. 微课视频:时长5-15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2.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
3.教学方案设计表内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2位代码)、专业(4位代码)、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教学安排40

一、选题价值(10分)
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训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

二、教学设计与组织(15分)
1. 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3. 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5分)
1.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

2.鼓励参赛教师采用多元设计理念、方法、手段设计微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使用但不限于:把图片、动画、视频、HTML网页等多种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40

一、目标达成(15)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及专业能力提高。

二、教学特色(15)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教学规范(10分)
1.教师出镜类微课作品: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学逻辑严谨,教师仪表得当,教态自然,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此类作品本项分值10分在评审时单独计算使用;

2.教师不出镜类微课作品:教学表述规范、清晰,教学逻辑严谨,严守职业规范,能够较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知识点等讲解清楚,此类作品本项分值10分结合评审规则中教学安排部分合并评审使用。

网络

评价
10

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率、投票率、用户评价、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收藏次数、分享次数、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附件2

中北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汇总表

单位:

编号

参赛教师姓名

参赛教师联系电话

参赛教师电子邮箱

1

 

 

 

2

 

 

 

3

 

 

 

4

 

 

 

5

 

 

 

6

 

 

 

7